作为长株潭“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的核心区之首,以及市委、市政府明确以智能装备制造、互联网为主导产业的长沙高新区,智造已经在此蔚然成风。
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居全省之首
此次展会上,高新区的形象馆、智能电力联盟、机器人展区等10余个展区精彩亮相,80多家智造企业纷纷展出拳头产品,吸引众多目光。其中,龙头企业备受关注。
中兴通讯在长沙基地首次使用机器人,共配备了18台,最高每天可量产2万台智能机顶盒。接下来,中兴通讯长沙基地将打造成为全球类终端智能制造总部。
智能制造让梦洁家纺冲破了“产业发展困惑期”。该公司靠自动化吊挂系统等智能设备,让床上用品在空中“飞舞”,从布料编号到花样繁多的个性化定制家纺产品出厂,生产线上只需要几名员工操作。
中联重科深度融合传感、互联等技术研发“4.0产品”。以荣获湖南科技大会“产品创新奖”的56米4.0泵车为例,嵌入31个传感器,可实现“自诊断、自调整、自适应”,产品智能化的同时使施工更加安全,并降耗节能,在连接其自主研发的互联工具“中联e管家”手机软件后,就能轻松实现对设备实时在线的管理。
从硅片进入生产线到高效电池的自动仓储,红太阳光电的高效电池自动化生产线让能效和生产效率提高20%。
远大住工以“BIM+云计算+大数据”为基础的远大云平台今年上线,可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关键数据共享与协同。目前其“远大联合”计划已经落地百城,苏里南、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国家崛起麓谷装配式建筑。
……
记者从高新区经济发展局了解到,威胜集团、华曙高科已获首批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总量占到全省2/3。2017年,红太阳光电、九芝堂、中兴智能、湖南科霸获批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梦洁家纺、中联重科、中兴智能、红太阳光电获批2017年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占全省67%;累计获批国家、省、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项目达到62家(个),全区“国字号”智能制造企业(项目)居中部园区第一。
麓谷助力湖南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近年来,高新区积极助力长沙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以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为支撑,以长沙新材料研究院、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增材制造工业技术研究院、天仪研究院等一批创新载体为协同,以长沙工业云为服务平台,以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为带动,以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为抓手,以长沙市“工业30条”“人才新政22条”“科技创新1+4”,以及高新区“1+X”政策体系等产业政策为保障的麓谷智造模式日渐成型,麓谷正全力按启智能制造发展“快进键”。
作为长沙市推动智能制造的顶层机构,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已经建设了长沙工业“云平台”。目前,该研究院已经为20多家企业提供了智造服务,如威胜集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红宇新材等企业、单位。
在聚集了威胜集团、华自科技、金杯电工、长缆电工等麓谷企业的智能电力联盟展区,记者感受到了抱团发展的力量。该联盟成员拥有长沙市39个成员单位,以麓谷企业为主,通过建立资源共享、技术交流渠道,共同致力于智能电力设备产业的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研究与装备水平升级,促进产业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促进产业集群、集约和集聚发展。这也意味着“麓谷智造”正在助推全省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
基本形成“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特色产业
除了龙头企业、创新平台在智能制造方面颇为亮眼之外,一批麓谷的骨干企业、优势企业,甚至中小微企业也走上了智造之路。
在高新区的智能检验检测与装备装配展示区,普惠环保的移动式垃圾箱已经应用到了长沙的多个地区。“这种垃圾箱结合了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技术,环卫工人将垃圾倒入之后,它会自动检测箱子是否满了。使用者还可以通过手机实施监控设备是否正常。”
长沙永乐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也将移动式实验室废弃物中转系统带到了现场,该设备是国内最先进最完备的智能控制危化物存储设备,可以暂时储存并初步处理危化物品,已在福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投入使用。
记者从高新区经济发展局了解到,高新区正全力打造以智能装备为主的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区,出台了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移动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工业软件和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加速融合,已基本形成“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的特色产业。
12月4日,第二届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峰会暨长沙国际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博览会举行。段欣妤 摄
中联重科深度融合传感、互联等技术研发“4.0产品”。段欣妤 摄
瑞森可机器人亮相。段欣妤 摄
长沙永乐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将移动式实验室废弃物中转系统带到了现场。段欣妤 摄
远大住工以“BIM+云计算+大数据”为基础的远大云平台今年上线。段欣妤 摄
智能电力联盟展区,无人机备受关注。段欣妤 摄